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> 中耳炎 >

夏季易患中耳炎,注意预防

文章来源: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发布时间:2019-04-17

  夏天来了,人们和水的亲密接触越来越频繁,洗澡次数增加不说,喜欢游泳的人也迎来了畅快时光,可是水不小心进入耳朵,容易引起中耳炎,相信不少人都有这个担心。
 
  的确,中耳炎不可小觑,不重视还真不行。中耳炎,俗称“烂耳朵”,是鼓室黏膜的炎症。病菌进入鼓室,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,其表现为耳内疼痛(夜间加重)、发热、恶寒、口苦、小便红或黄、大便秘结、听力减退等。如果鼓膜穿孔,耳内会流出脓液,疼痛会减轻,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。
 
 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,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,随体质、气候变化、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,时多时少,迁延多年。中医将本病称为“耳脓”、“耳疳”,认为是因肝胆湿热(火)邪气盛行引起。
 
  慢性中耳炎常见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“臭耳底子”,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,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。主要有流脓、耳鸣、耳痛、头痛、头晕等症状。
 
  慢性中耳炎感染发作缓慢,但破坏性很大,能够造成长期性伤害。发病时耳中会不时流出灰色或黄色的脓液。你会丧失一部分的听力,感染时间愈久,听力丧失得愈多。因此,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。如果感染到了晚期,它可能会扩散到耳后乳突骨上去。如果乳突受到感染,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乳突切除术的治疗。在治疗无效的罕见情况下,耳骨可能受到损伤,造成长期性的耳聋。
 
  中耳炎有化脓性与非化脓性两类,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又有单纯性,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三种。非化脓性和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,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,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。但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两种可发生各种并发症,如果是颅内合并症就有危害。
 
  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之所以会发生并发症,是因为中耳的顶壁称为鼓室盖,鼓室仅借此薄骨壁与颅中窝大脑颞叶分隔,乳突后壁又借乙状窦骨板与小脑相近,这两种中耳炎具有侵蚀,破坏骨质的因素,一旦骨壁腐蚀,感染可经此进入颅内,引起脑膜外,脑膜,脑实质的炎症,局限形成脓肿。
 
  》》》中耳炎的预防方法?点击了解
 
  医生提示:夏季医患中耳炎,中耳炎的危害大,大家要重视中耳炎的预防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发现中耳炎的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,避免因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,中耳炎越早治疗越好,早治疗早康复。